有多少人玩過GMAIL上的交談功能?今晚,我的高中同學安祖傳來這段文字:
We talked to Jenny a couple of nights ago. She is separated from her husband. The divorce will take up to 2 years. She is currently attending school for nursing. She plans to graduate next year.
珍妮也是我的高中同學,國中國小都同校,安祖也一樣。我們一起長大,到大學畢業後,都保持一年至少開一次同學會的頻率。
珍妮是結婚最早的高中同學。
那年,我還在北部很餓的州混第二年,她去了更北的州,念大四,全校只有二位台灣學生。對於北美的秋天秀色,我及久居北美的安祖已經沒那麼驚豔了,她剛來,很喜歡,常常寫信給我,說她的學校景色優美,讓她非常沉醉。我心中不禁微嘆,啊你只是剛來第一年,當然覺得很漂亮,等你住了十年八年,就會看膩了吧!
在email並不普遍的年代,珍妮寫給我的信,都用英文手寫。我想,他是很愛美國的,否則不會連寫信都要全篇英文。我那時也常寫信找同學聊天,但鐵定都是中文,因為能寫些中文字,在留學生涯中也算是享受的時光吧。
第一個quarter break,珍妮就與她朋友開下來找我玩,也順便到我這個城採買些中國貨,我記得她買了一袋國寶米回去,好大一袋,我看她把米袋塞到後車廂,關上,再往北沿著23號公路回家。
那次珍妮來找我,也告訴我一件事:有位教授在追她!這真奇特。在我呆的大學,有五百個台灣學生,五百個大陸學生,可從來沒聽過有師生戀!
不過,我還是要相信,珍妮有些特殊氣質,讓老美會對她印象深刻,特別是在一所只有二名台灣學生的大學。
總之,半年後,我就聽說珍妮休學結婚了,嫁給一位教授,且不是原先向她表達愛意那位會計學教授,而是另一位經濟學教授!
為了這樁婚訊,我們高中校友們開始全美熱線打電話討論此事,連一位在高中時都不常與我哈拉的學長,也從達拉斯打來找我聊了一個多小時。我們高中每年級只一個班,高一班與低一班常有兄弟姊妹,總之就是人人都識。經由熱線你我他後,大家都知道珍妮的閃電結婚。
好吧,那陣子熱線你我他之後三五個月,我也畢業了,1993夏天收拾行李回台灣。聽說珍妮也回台灣補請婚宴,沒多久孩子也出生了。
之後我再一次看到她,是1996年底,我因飛到密州找安祖,再一起往南開去我的母校,懷舊一下哥市的街景,以及找我們另一同學馬克吃頓飯。
安祖、安祖妻、馬克、我四人是從小就玩在一起的死黨,跟他們見面聊天真是好笑。後來一天,我們又從密州往北開,到了珍妮居住的賽姬懦城郊區。
說他是郊區,請你把腦中影像接連到……講美國中西部的電影….鄉村小屋,你要開過一片田,再幾個右彎左彎於田中間,就會出現一棟小小可愛有點舊的深色木頭屋,車庫與家是分離的,還有個放置大型機具的儲藏室, 也是數公尺外獨成一圈。
描述這麼多,要形容他家,處在一個美國很傳統的鄉村地區,整個城區最高樓可能是三層的,冬天時要備齊鏟雪工具。四面望去都是田,冬天穀物都枯黃的田。先睡了.

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