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生如春花絢爛還沒完結,但今天這篇,談的跟絢爛系列有關,卻有點像旁支的故事。
故事的起源,來自最近某雜誌寫的一個故事,其中介紹未來的「一軍」人才,就是那種要在很多國跑來跑去,很能適應環境的人。文中就列了幾個個案,其中有一位男士,他工作很特別,從小到大求學居住地區也很特別,連名字也很特別。
這位男生YJ,我見過,六、七年前,在北京東方廣場的星巴克。
那天一起見面的朋友,有宋妮亞、她好友Jessy、雞店的富處長、我、及YJ,其中,Jessy及YJ大概正開始交往。那是我第一次去北京,十二月,主題好像是看老莫打橋牌。
我幾乎已忘記這個下午,直到今天晚上我與富處長同車回新竹,我們聊到最近有文章介紹YJ,我不確定富處長是否見過YJ,我問他見過嗎?他說,記得呀,那年冬天,在北京星巴客,你記得嗎?
問我這句話時,車子正疾駛在漆黑的北二高上,但我的腦袋開始倒帶出那天在東方廣場星巴克的畫面。我對光線影像記好清楚,那天的陽光整個像倒下來的金黃色,我們有幾個人窩在沙發上,有人坐木頭椅,在星巴克先後點了兩杯飲料,晃了快一個下午。北二高窗外一片漆黑,但是我腦中是那陽光的下午,像是倒下一杯茶似的陽光。
我有感而發說,啊!那麼多年了,變化那麼大,好世事滄桑呀!
富處長也嘆口氣說道,是呀!
Jessy與宋妮亞一直很好,二年後他們相約歐洲自助旅遊,宋妮亞被專機送回北京治療,Jessy就是化為一縷幽魂的旅伴。原本一直不願受束縛的YJ,在出事後第一時間飛到倫敦,想要為Jessy做些什麼事,對醫院人員,他都自稱是fiance。只可惜,Jessy等不到這句話了。
有關Jessy與YJ間的戀情變化,我的國中同學上海管區特首錢太太,瞭解頗多,這又扯更遠了。有年忠心耿耿基督徒的公司,在張江舉辦開幕啟用典禮,錢太太說他想去逛逛,就跟著我去採訪。現場我遇到了Jessy,他也來採訪,我想Jessy與錢太太都念台大,年紀也差不多,就介紹她們二人認識。
我去找了當年寫這新聞的年代,是2001年11月。那開幕典禮後,錢太太就與Jessy越走越近,Jessy許多情事藏在心中不吐不快,都會找錢太太聊天,心中快樂悲傷也多少分享一下。
他們兩人都不知道,這段友誼,竟是Jessy生命最後六個月蠻難得的緣份。出事以後,錢太太偶爾幾次夢到Jessy,笑嘻嘻的介紹回她台北家的路該怎麼走,她都會打電話告訴我,順便感嘆一下Jessy的悲憐的人生。
出事以後過了大半年,錢太太回台灣,我們相約一起去拜訪Jessy媽媽。在中校東路四段巷子下車後,我們往弄裡走去,錢太忽然說:Jessy在夢裡提到東區粉圓,你看這裡,也有東區粉圓的招牌,跟夢裡的樣子很像!
錢太太對夢境的解讀,是Jessy希望大家多去探望她媽媽。
探望Jessy媽的過程,就只有眼淚。她把Jessy的半身照放大洗成約一面牆高的大照片,微笑的樣子就像成語說的巧笑倩兮。這張照片,貼在客廳最主要的牆面,路對面的鄰居看進來,也可瞧見。
Jessy出事時的鞋子,她還放在玄關。Jessy媽說,我希望把臥房保持原來她在時候的樣子,這樣她在另個世界到此一遊,或許可待久一點。
一位極度哀傷的母親,該怎麼安慰?我們只能靜靜聽著他的啜泣。
你們問到宋妮亞若是當年沒救回來,結局會比較好嗎?
我想,答案要比較那家沒救回來的case,然後自問,兩種狀況,哪個好?
都不好。生離死別,本是常態,但離別的太倉促,在那麼美好陽光下,在記憶還有畫面嵌入時,總是令人不忍回想。
這是今天我的心得。如果代號太多,請包涵。宋妮亞系列這兩天會出結論篇。



1 則留言:
"像倒下一杯茶似的陽光"
多美麗的文字
突然覺得版主若改行去寫小說散文了
應該也不賴
當個專業作家
還能在寫文章的空檔
聽些消息做點小生意貼補家用
^____^
不過今天中時那一整版
若服用Stilnox不馬上去躺平
很容易有"前行性失憶"
版主都是睡前才文思泉湧
不知道是不是跟這有關
^______^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