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9月6日 星期六

走了一個茶房

今天早上網路新聞才爆出作家趙寧罹癌的消息,下午同一個標題已經改成他因癌去世了。

到博客來網路書店逛逛,還有很多本趙寧著作都可買到,最便宜的一本只要79元,這在該網路書店上應該是超低破盤價了。

我想,這位文人的過世,只是讓三、四、五年級世代又一次感傷人生多變白雲蒼狗吧。

在我這年紀的人,應該或多或少還翻過趙寧的幾本著作。就我的理解,他之所以自稱「趙茶房」,大概是因早年台灣留美學絕大部份阮囊羞澀,除了學校的獎學金稍可維生外,許多人為了維持家計還要到餐廳跑堂打工,趙寧也是因為兼差跑堂而自稱茶房。

趙最有趣的幾本書,就是他一九六○年代到美國留學寫的記趣見聞。從文章長度看來,原文應該是發表在報紙的副刊上,約一千多字,再配上趙寧拜師牛哥學習的漫畫,簡單幾筆,總是帶出當地特色與文章主軸,最後常有一首打油詩做終結。

那時代的留學生創作,多半帶著一些遊子放逐他鄉的悲苦,我較喜歡的是筆名「二殘」的劉紹銘,以「二殘遊記」為始的異國心情記錄。

但是趙寧的文筆則完全不同,非常淺白易讀,又常常自我嘲謔,雖然他篇篇打油詩,多少意味著他國學底子應該不差,但是整篇文章照現在的口吻就是「哈啦幾句」,不能要求文以載道這麼高的帽子,但每篇絕對是通暢、幽默、還有重點的作文。在國、高中時期讀幾本,放在床邊或馬桶上,真的還可以打發時間。

大學之後就很少再看趙寧的書了。但後來在美國念研究所時,我一位同系好友太太跟趙寧交往中女友、後來成為太太的劉小姐是同學,所以也耳聞一些小故事。這些就是我對這位作家及作品大致的理解。

今天聽到他離開人世,新聞內容看久了,還是有一點時代過去了的感覺。那幾本書,也與現在的留學生文化差了十萬八千里。一個世代的記憶就像老建築外的馬賽克磚,可能正一片一片的剝落著。

1 則留言:

Unknown 提到...

我對他的印像是 徵婚求偶節目(這樣講會不會太低俗?)非常男女 的主持人

至於他的書
是有耳聞他是留學生文學的代表
但他的書倒是一本都沒看過
我是鄉下小孩 留學這種事
跟自己的生活經驗距離太遠

趙寧書到底教的怎樣
感覺他的副業經營得很好
主業倒沒聽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