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4月19日 星期六

水苔--櫻花實生苗培育圖解Part II

水苔大概是一種水草,曬乾以後成為園藝時潮濕介質的首選。這袋是我在網拍買來的紐西蘭水苔。

網路上玩家的文章說,台灣販售的水苔一般有三個出產地:中國、智利、及紐西蘭。紐西蘭貨是其中最貴的,在y拍上一公斤大約要700-800元,我這袋網購是賣家用剩的連郵資賣200元,大約有500公克以上,整包寄來,量很驚人。

無怪乎大潤發都是小包小包的賣,翠x牌智利產水苔,容量單位是3L,售價39元。
遵照凱莉的指點,我把水苔放進果汁機裡打碎。剛開始並不好打,水苔不可浸濕,但重量太輕,底下打成碎屑了,但上層的掉不下去,所以還要不時翻動。
這就是打碎的水苔,要泡水一晚上,才能開始使用。據網路文章說,是要去除水苔原本的酸性。
泡水一晚之後,將櫻花種子與水苔加水混在一起,再將水濾掉,但這濕度差不多是按一按水苔,仍然會按出水的程度。這盒子是大潤發賣的用來養甲蟲的,因四周有通風孔,我就用來層積櫻花種子了。

2008年4月14日 星期一

講話講重點

以下這段故事摘自近日ptt上的八卦版,作者是shk91353

話說有次劉校長在校辦公到晚上
當時很晚了
而在他辦公室外面
也就是東吳大階梯附近
有一對學生情侶正在吵架
聽說是男的好像做錯了什麼事
一直在求女生原諒他

女:"你都騙我!我不會相信你的!"(哭哭)
男:"對不起嘛~~~原諒我好不好?寶貝~~~"
女:"我不相信!我不要聽!"(哭哭哭哭)
男:"對不起嘛~~~對不起嘛~~~是我不對...."
(循環n次)

女:"嗚~~你說你不會再騙我.是不是真的?"
男:"真的!我說真的!你原諒我好不好?"
女:"嗯......"(啜泣中點點頭)

以上是模擬場面對話.不過我想實際上大概也不會差多少
然而大概他們太吵了.激怒了劉校長
他打開窗戶厲聲大喝:
"他說他不會再騙你.這都是騙你的.你知不知道?"
然後再"碰"的一聲關上窗子
留下一對呆住的情侶

我聽過劉校長幾次演講,他算是位有演講魅力的學界人士。例如他最愛勉勵大學生的一段話,就始自他去黃山看到一棵松樹,可以在極艱險的石縫中,幾乎攝取不到什麼養份的位置,長出雄渾姿態,於是他就做了一首詩,「小樹昂立神木中,仙姿逸氣擬不同,既生黃山巨石上,敢傲夢筆方是松。」

他常以這段話送給聽講者,並以此為演講的ending,總是會引起一陣掌聲,說得白話一些,就是他也很會鋪陳「梗」。

過去十幾年來,我也現場聽了歷任行政院長至少十幾二十次演講,無一不是拿著稿子照念,台下聽眾很難不被催眠。將來劉校長上任,不知諸多演講該如何準備,希望能盡量講重點,還要有種讓半夜吵架的傻女被醍醐灌頂的fu才行。

2008年4月12日 星期六

櫻花實生苗培育圖解

話說,今年冬天特別冷,溫度落差大的結果,讓今年的櫻花特別盛開。這是一個半月前,對面鄰居家院子裡的櫻花怒放的盛景。
過了一個多月,櫻花樹的葉子都長出來了,原來的花蒂也結出小果子。但據說這果子不能叫做櫻桃。

我拍的這棵是台灣山櫻花,也稱緋寒櫻,學名是Prunus campanulata。每年夏天從美加進口的櫻桃,也就是我們一般稱的cherry,應該與山櫻花的果子有所區別。我原本想姑狗賣弄一下兩者的學名有何差異,但看完wikipedia的解釋已經昏頭了,有興趣者可以自己研讀。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6%9D%8E%E5%B1%9E
這是今日在清大梅園口的台灣山櫻摘下來的果子。其實這幾天摘過不同櫻花果子後,發現大小胖瘦差別還是頗大,為了培養好的櫻花實生苗,當然是要找大顆深紅飽滿的果子囉。
果子摘回家後,開始洗剝,將果子肉都搓掉,只剩果核。右邊鍋子裡的就是我洗好晾乾的山櫻果核。

接下來的製程,因為曠日費時,來不及拍照,所以簡短描述。就是把晾乾的果核埋進培養土,在室溫下放置二、三個月不等。接著再把果核與培養土,加進相當水份,一起放進冰箱下層,冰上二、三個月。之後整袋土與果核拿出來,應該就會發芽了。

據說,這個放進冰箱凍著擺的步驟,是讓果核發芽的關鍵,因為櫻花要有個低溫「休眠期」,溫度夠低,日後才能發得出好芽。
這段製程我去年沒有完成,因為在曬乾果核階段,整盆果核就不幸被我媽丟掉,丟進一個大花盆裡,覆蓋上了一堆培養土。不料陰錯陽差,這大花盆與培養土正是櫻花果核的絕佳生長環境,加上冬天氣溫夠低,舊曆年以來一直下雨,二週前就發現那大花盆陸續冒出五、六棵櫻花實生苗。

這張照片是將實生苗挖出後,單獨在一小花盆內的狀況。現在實生苗大概有七、八公分高,一般在yahoo拍賣上出售的實生苗,是長到十公分才開始賣。不過這些小苗要長到50-100cm左右,還能枝挺葉茂,才是長成大櫻花樹的好材料。我現在有的五棵苗,要是有一棵可以撐到100cm,就算不錯了。

2008年4月7日 星期一

這年,頭都變了

其實我也只是維持著半年跑趟美國的慣例,但是總覺得跟我十七、八年前初到新大陸的感受,有很多不同。

比如說昨天小表姐來大表姐家,看他放著回台灣玩一週的照片。開始幾張,是小孩子坐在機場接駁車上去停機坪的畫面。你猜這是哪?是洛杉磯國際機場,好像是起降班機太多,竟然要搭接駁車去登機。

說得偏差點,搭接駁車登機總有點復古的味道,讓我想起小時候的啟德機場,或是虹橋、北京首都機場。

小表姐看著照片說:這是哪?美國嗎?對,美西第一大城的國際機場也要搭接駁車了。

還有這次入境LA,我剛好選到一條排隊極緩慢的線。看著審查護照的移民官,一位韓裔,一位墨西哥裔。韓裔的對每個拿綠卡的入境者都問上大半天,要是出了問題還要去請示小主管,一家台灣母子就被耗了半個小時。

墨西哥裔的移民官雖然不太刁難,但是動作一樣慢,他好像不太熟電腦系統,老是跑出去問電腦操作問題,但是走路慢得像太空漫步!

我這條排隊路線的旅客早已不耐煩,對著巡來巡去的移民局人員大喊:你不能加開一個窗口嗎?只見該人聳聳肩,一付我也幫不上忙的調調!

這場景,多像電影上那第三世界國家老牛拉車的公務員效率啊?

在亞洲,從曼谷、香港、新加坡、台北、到上海、北京,哪有機場入境官員這麼龜速辦事的?

我想可能是自己日子過太閒,變得有點憤青,或許。

然後參加了一場表姐朋友圈子的聚會,娶了越南廣東裔的台灣移民男,與我們大談這次選舉結果的看法。結論是:想要老了回台灣去住。在美國養老,太貴,生活也無趣。(後來表姐笑說,這人的太太根本是美國人,怎可能住得慣台灣?)

表姐夫也很贊同這想法。十幾年沒回台北的他,這次在台北玩得很開心。坐捷運、高鐵,到處爬爬走,又快又方便。帶五、六歲的小孩進捷運,多半有年輕人讓座,到處都在排隊。計程車司機有禮貌、車又新……就覺得印象改變很多。

那洛杉磯還有哪些改變呢?

在高速公路上馳騁的重型機車忽然冒出好多,超過120km的車流中,只見重型機車穿梭車陣中,帥氣也驚險。

他們說,汽油一直漲,有些人為了省油,就騎起重機來。唉,這可是肉包鐵啊!

87無鉛汽油,這附近一加侖已經漲到3.55美元起跳,一級品牌如Shell、Chevron,91無鉛汽油更早就見到4字頭。不過我搞不懂,為何美國是87/89/91,台灣卻是91/95/98。難道台灣的無鉛汽油數字比較高,油就比較優嗎?還是這些號碼都是自己訂訂,覺得爽就好了?

還有,台灣每天報麵粉、沙拉油、原物料漲漲漲。這裡卻擔心米價要開始漲了,因為東南亞產米地區如越南、印度,好像都要限制出口了。

雖然大家也覺得苦日子要來了,但我覺得在美國的生活還是不可避免的要花錢如水流。

所以,我要慶幸在台灣廢業,似乎可比較省錢。這是結論嗎?

我還忘記講個今天新發現,就是減肥名藥讓你酷Xanical藍色吸油丸子,竟然出了二分之一藥量版,取名為alli,正在各大藥房及Costco等通路免處方階可買到。Costco出的特大瓶150顆,要價含稅約70美金。年頭真的變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