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我也只是維持著半年跑趟美國的慣例,但是總覺得跟我十七、八年前初到新大陸的感受,有很多不同。
比如說昨天小表姐來大表姐家,看他放著回台灣玩一週的照片。開始幾張,是小孩子坐在機場接駁車上去停機坪的畫面。你猜這是哪?是洛杉磯國際機場,好像是起降班機太多,竟然要搭接駁車去登機。
說得偏差點,搭接駁車登機總有點復古的味道,讓我想起小時候的啟德機場,或是虹橋、北京首都機場。
小表姐看著照片說:這是哪?美國嗎?對,美西第一大城的國際機場也要搭接駁車了。
還有這次入境LA,我剛好選到一條排隊極緩慢的線。看著審查護照的移民官,一位韓裔,一位墨西哥裔。韓裔的對每個拿綠卡的入境者都問上大半天,要是出了問題還要去請示小主管,一家台灣母子就被耗了半個小時。
墨西哥裔的移民官雖然不太刁難,但是動作一樣慢,他好像不太熟電腦系統,老是跑出去問電腦操作問題,但是走路慢得像太空漫步!
我這條排隊路線的旅客早已不耐煩,對著巡來巡去的移民局人員大喊:你不能加開一個窗口嗎?只見該人聳聳肩,一付我也幫不上忙的調調!
這場景,多像電影上那第三世界國家老牛拉車的公務員效率啊?
在亞洲,從曼谷、香港、新加坡、台北、到上海、北京,哪有機場入境官員這麼龜速辦事的?
我想可能是自己日子過太閒,變得有點憤青,或許。
然後參加了一場表姐朋友圈子的聚會,娶了越南廣東裔的台灣移民男,與我們大談這次選舉結果的看法。結論是:想要老了回台灣去住。在美國養老,太貴,生活也無趣。(後來表姐笑說,這人的太太根本是美國人,怎可能住得慣台灣?)
表姐夫也很贊同這想法。十幾年沒回台北的他,這次在台北玩得很開心。坐捷運、高鐵,到處爬爬走,又快又方便。帶五、六歲的小孩進捷運,多半有年輕人讓座,到處都在排隊。計程車司機有禮貌、車又新……就覺得印象改變很多。
那洛杉磯還有哪些改變呢?
在高速公路上馳騁的重型機車忽然冒出好多,超過120km的車流中,只見重型機車穿梭車陣中,帥氣也驚險。
他們說,汽油一直漲,有些人為了省油,就騎起重機來。唉,這可是肉包鐵啊!
87無鉛汽油,這附近一加侖已經漲到3.55美元起跳,一級品牌如Shell、Chevron,91無鉛汽油更早就見到4字頭。不過我搞不懂,為何美國是87/89/91,台灣卻是91/95/98。難道台灣的無鉛汽油數字比較高,油就比較優嗎?還是這些號碼都是自己訂訂,覺得爽就好了?
還有,台灣每天報麵粉、沙拉油、原物料漲漲漲。這裡卻擔心米價要開始漲了,因為東南亞產米地區如越南、印度,好像都要限制出口了。
雖然大家也覺得苦日子要來了,但我覺得在美國的生活還是不可避免的要花錢如水流。
所以,我要慶幸在台灣廢業,似乎可比較省錢。這是結論嗎?
我還忘記講個今天新發現,就是減肥名藥讓你酷Xanical藍色吸油丸子,竟然出了二分之一藥量版,取名為alli,正在各大藥房及Costco等通路免處方階可買到。Costco出的特大瓶150顆,要價含稅約70美金。年頭真的變了。